為宣傳展示錫林浩特市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提升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錫林浩特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正式開館。
錫林浩特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以實物、圖文、場景等形式展示了錫林浩特市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現了草原民族的生產生活習俗、服裝服飾、文化藝術、美食文化。其中包括蒙古族傳統馬鞍制作技藝、傳統皮具制作技藝、蒙古包、蒙古族服飾及蒙古象棋等一系列非遺項目。
據錫林浩特市文化館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展廳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1項、自治區級項目8項、盟級項目13項 、市級項目33項。
錫林浩特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通過具體物質遺存的展示,突出草原民族的傳統文化、傳統技藝、傳統競技和傳統民俗,讓更多人了解一個地區的發展脈絡,了解錫林河畔生生不息、經久傳承著的草原文明,并讓社會各界人士、青少年了解錫林浩特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成果、表現形式和文化魅力。
文章來源:錫林浩特市人民政府,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不做任何商業用途。
信可威擁有一支專業的設計團隊,能夠結合品牌特色與展會主題,設計出具有吸引力和創新性的展臺。其設計理念注重“科技+藝術”,通過模塊化智能展具和可持續材料應用,既滿足環保要求,又能實現高效展位搭建。
“讀史使人明智”,歷史展廳是展現歷史文化、文物等一種展示形式,歷史文化展廳的作用作用之一可以科普,讓參觀者通過展廳有一定的學習意義,近日,鄂托克旗蒙醫綜合醫院骨科專家特格喜吉嘎拉在鄂托克旗民族綜合職業中學成立了蒙醫藥歷史文化展廳,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學習優秀蒙醫藥歷史文化。
9月27日,中國石油物探展覽館開館揭牌儀式在河北省涿州市東方物探科技園舉行。中國石油物探展覽館共分序廳、歷史之聲、全球化之路、科技之光、企業之魂和展望廳6個部分,擷取不同歷史時期中國石油物探的重大事件,從不同側面展示了中國石油物探的發展歷程和突出貢獻。
2021年北京體育及戶外用品展覽會ISPO Beijing由德國慕尼黑國際展覽集團Messe München International舉辦,舉辦周期為:一年一屆,本屆展會將在2021年12月28日舉辦,展會地點中國-北京-中國北京市朝陽區天辰東路7號-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展會預計展覽面積達到25000平米,參展觀眾數量達到30000人,參展商數量及參展品牌達到463家。
第十七屆中國文化產業博覽會將于9月23日至27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新館)舉辦。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是全球首個實現全館覆蓋5G信號的智慧展館。先進的IT基礎設施與條件,不僅將為文博會的信息化服務增添強勁動力,也將為觀眾帶來更多的智慧化體驗。
對于我們來說科技充滿神奇,而對于高科技的人來說是否又沉悶無趣呢?今天,咱們就來看一看世界十大科技館,作為科技愛好者的你,在這些地方,肯定能找到所有你對于未知領域的答案。
從浙江省博物館獲悉,浙江省博物館將于3月26日(本周四)起逐步恢復對外開放,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參觀。
根據展會的主題,設計一個與之相匹配的展臺主題。例如,如果展會強調創新,展臺設計可以采用未來主義風格,使用金屬、玻璃和LED燈等材料來營造科技感。
吳橋是舉世聞名的雜技之鄉,亦是世界雜技孕育的搖籃。在滄州博物館里設有這樣一個展示雜技文化的展覽——《百戲之源——滄州雜技文化展》,一定會讓您大飽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