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那些有歷史記憶點的物品、事件、人物,我們都不應該遺忘,2020年是我們向小康社會邁進重要時刻,時代在進步,歷史一定不要遺忘,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進程中形成的鄉愁文化,應當成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源泉所在、靈魂所在。近年來,很多有特色、有歷史遺跡的鄉村在政府的投資和領導下,通過建設民俗家風展廳、村史館、修鄉鎮志和村史等方式,傳承優秀的村風、家風,讓鄉愁文化得以延續。不管是村史館還是民俗家風展廳,一件件物品承載著一段段歷史,一幅幅圖片記錄著一個個進程,一處處實景濃縮著一縷縷記憶,成為村民們傳承歷史文化、促進鄉風文明、承載鄉戀鄉愁、提升村民素養的新高地。
1、浙江環溪村鄉愁文化展廳
在浙江環溪村,該村以《愛蓮說》作者周敦頤第十四代后裔族居地為文化底蘊,深入挖掘蓮文化內涵,并融合家規家訓家風,搭建釋放激情、傳承鄉土文化的大平臺,如今已成為村民自豪的美好家園、吸引游客駐足停留的金字招牌。這種保護傳承鄉愁文化的經驗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只有重視、挖掘和利用好鄉愁文化,才能使其成為鄉村振興的不絕源泉、為鄉村振興提供持續的精神動力。
環溪村特色建設
2、東陬村民俗家風展廳
山東省曲阜市息陬鎮東陬村的文化廣場上熱鬧非凡,由村里修繕建設的村情民俗家風展廳正式開放,走進展覽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方形大桌臺,煤油燈、織布機、出行用的大木車、耕地的木犁等,勾起人們特別是老一輩村民的許多回憶。村情民俗家風展廳以文化遺存、圖文資料等方式,全方位展示村情村史、風俗民情、村規民約等本土文化。
東陬村民俗家風展廳
不管是鄉愁文化展廳還是民俗家風展廳,都是把村情民俗展示室把村史村情帶進鄉間,讓產業發展走進民間,傳承中有特色的鄉愁文化,將優秀傳統文化送入群眾心間,增強了村民鄉土情誼,提升了村民榮譽感和自豪感,成為基層群眾憶古思今、自我教育、凝心勵志的“精神家園”。
從河南省地質博物館了解到,根據國家文物局、省文物局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有序推進博物館恢復開放指導意見,經上級部門同意,該館部分展廳恢復對外開放。
上海信可威展覽設計公司專業從事展會展臺設計、展會策劃、展臺搭建的展覽服務,同時提供展示設計,承接大小型展會布展,作為展覽搭建公司致力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全國巡展等,致力于全球各個國家各個城市的一站式會展設計搭建服務。
11月18日,高新區板塘街道新農村農耕文化展覽館開館,長郡湘潭實驗學校工農分校學生走進農耕文化展覽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農耕器具,了解農業生產過程。
2022年北京國際餐飲連鎖加盟展覽會CRFE由環宇餐創展覽集團舉辦,舉辦周期為一年兩屆,本屆展會將于2022年4月8日舉辦,展會地點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靜安莊館,預計展覽面積達到20000平米,觀眾數量達到80000人,參展商數量及參展品牌達到300家。
近期國內新冠疫情呈現多點頻發趨勢,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為積極配合廣州市政府疫情防控相關工作要求,切實保障廣大展商、觀眾及所有參會者的健康與安全,確保展會的最大效果。組委會決定將原定于2022年5月19-21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舉辦的2022廣州涂料工業展覽會延期至2022年7月15-17日舉辦,地點不變,同期舉辦的相關論壇活動一并順延。
東莞市石碣鎮著力打造我市首個反邪教警示教育VR展廳,廣大市民只需要通過手機,即可參觀教育基地,接受反邪教警示教育,認清邪教的反動本質和嚴重危害,提高了反邪教危機意識和防范意識,增強抵制邪教的信心和決心。
11月28日,由中國科學技術部和意大利教育大學科研部主辦,山東省科學技術廳、濟南市人民政府、中意技術轉移中心承辦的第十屆中意創新合作周濟南分會場開幕式舉行。來自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600余位中意代表共商合作,深化兩國科技創新交流。
2022年上海國際快遞物流產業博覽會ESYE CHINA由上海市快遞行業協會、上海市倉儲與配送協會、上海市物流協會、上海信世展覽服務有限公司舉辦,舉辦周期為一年一屆,本屆展會將于2022年3月17日舉辦,展會地點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預計展覽面積達到30000平米,參展觀眾數量達到36000人,參展商數量及參展品牌達到450家。
想要了解一個城市的歷史,就要走進城市的博物館,這里藏著這個城市的秘密,各種收藏品、文物都留有歲月的痕跡,他們讓我們能夠知道,這個城市是如何發展到今天的。在這個炎炎暑期,我縣博物館的開館讓市民多了一個既可消暑納涼又能了解家鄉故事的好去處。